close

廣州多項有益探索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進社區進學校

我們每個人活著都難以避免經歷親友逝世,自己也會走向生命的終點,應該如何看待生死?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有多名廣東團代表聯名提出建議,認為長期以來我國國民忌諱“談死”,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缺乏對生命的瞭解和思考,建議把生命教育的課程納入學校和社區教育系統。

廣州對生命教育進行瞭很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在興華街社區傢庭綜合服務中心,有社工機構進行生命教育項目,為社區孤寡老人尋找珍貴印記,拍攝生命故事影像;對社區青少年推出生命歷程體驗館,老人做“生命引導師”帶青少年模擬體驗老人的日常生活。同時,生命教育也開始進駐廣州幼兒園和中小學校,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采取不同的生命引導教育。

小朋友認真觀看“穿越時空 感知生命”畫展。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各階段教育體系貫穿生命教育課程

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明生等38位代表聯名提出瞭《關於將生命教育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建議》,認為長期以來我國在生命教育上有所缺失,較少直面“死亡”話題,對生命缺乏最基本的瞭解和思考。

明生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台中抽水肥從上世紀80年代起許多國傢規定在中小學開始實施生命教育,幫助學生科學瞭解人的生與死,以理解的態度面對生命歷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從而使人活得更充實、更珍惜人生。“我們國傢的生命教育開展得較晚,現在人們還是忌諱談死亡,不能坦然面對這個生命必經的歷程。”

明生說,應該在無法回避的生命的沉重與脆弱的沖突中發掘並整合生命意義,使個體生命最大程度地成就自我,這應是當前國民教育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

代表們建議,要建立貫穿國民教育各階段的生命教育課程體系。具體來說,應該在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個階段的學校教育中分層次普及和闡釋生命教育的內容,這是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徑。

代表們進一步建議,國傢教育部門修訂相關教材和組織編寫生命教育普及讀物,在課程設置和課程標準修訂中增強生命教育意識,增強國民愛生、護生、覺悟生命和提升生命境界的能力。

除瞭學校教育中的常規生命教育之外,還可以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節目、互聯網傳播等多元方式舉辦各種豐富生動的生命教育專題或講座,面向社會大眾普及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慈悲生命、覺悟生命的教育。

生命教育進社區

針對青少年和老人開展教育和引導

72歲的鐘姨是興華街傢庭綜合服務中心的一名“生命引導師”,她和其他11名生命導師一起,在傢庭綜合服務中心的生命歷程體驗館引導青少年孩子體驗老年人的生命歷程。“我們會用沙袋、鐵塊做成特殊的‘老人體驗衣’,讓體驗的青少年穿上這些裝備,模擬老人一天的生活作息,包括起床、洗漱、吃早餐、理療、出行等,然後再開座談會交流心得。”鐘姨說,她自己有類風濕,雙腿行動很不便,覺得引導青少年深入體驗老年人的不易,很有意義。

“不少大學生來體驗過,交流時都流下瞭眼淚,想起傢中去世的長輩,體驗到原來老人在最後的日子裡有很多不便,領悟到當時應該更孝順和幫助老人。”鐘姨說。

興華街傢庭綜合服務中心推出的生命教育項目從去年4月1日啟動至今已有一年,除瞭生命歷程體驗營,還專門為社區的老人記錄和台中抽化糞池拍攝生命故事。負責生命教育的社工組織社區的年輕人,對老人的生平進行采訪,整理形成文字或視頻資料,記錄老人的生命故事。在台中通馬桶推薦采訪中,老人將過往人生的點滴,娓娓道來,與大傢一同回憶、一同細品,分享生命中的甜酸苦辣,感悟生命的精彩和綻放。

廣州校園裡的生命教育

幼兒園:養植物讓孩子認識生死循環

記者瞭解到,廣州許多幼兒園都很註重生命教育,針對幼兒的特點,生命教育更多著眼於“生”,對於“死”,采取的是不回避但也不刻台中通馬桶意提起的態度。

廣州市第一商業職工幼兒園園長周敏賢表示,幼兒園的孩子問得更多的是“我從哪裡來”的問題。於是,老師們會借此機會,告訴他們生命的來之不易。“我們會在婦女節這天,對孩子進行感恩母親的教育。我們會告訴孩子母親十月懷胎,很不容易才生下瞭你們。母親給瞭你們生命,你們要珍惜。”周敏賢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幼兒園還會讓孩子們養一盆植物,讓孩子們感受花開花落,草榮草枯,讓他們逐漸認識到生命的過程,知道植物有枯榮、人也有生死。到瞭清明節,老師們也會告訴孩子們,這是一個祭奠先人的日子。你來自父母,父母來自祖父母,祖父母來自曾祖父母。生命就是一個循環,老人逝去、嬰兒出生,祖祖輩輩,總會有源。

小學:發現每個生命的獨特性

新港小學校長溫麗珍表示,到小學階段,孩子們對“生”與“死”有瞭更清晰認識。每年清明節前後,學校都會通過國旗下講話、班會課等形式,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例如通過講述先烈的故事,告訴孩子什麼叫生得偉大、死得光榮,教育他們要珍惜當下的幸福、珍惜自己的生命。”番禺區市橋東城小學,則在上個學期舉行瞭一次主題為“愛自己、愛生命”的生命教育團體輔導。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台中通水管觀察雞蛋,發現每個雞蛋的獨特性和生命的獨一無二;接著孩子們在雞蛋上描繪生命美好的模樣。最後,在“怒放的生命”的歌聲中,孩子們用力吹起手中的氣球,感受生命的勇氣和力量。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意識到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換的,學會敬畏和欣賞生命。“有一些傢長不願意帶孩子出席親友的葬禮,我們認為這種回避的態度是不可取的。其實隻要這個過程中父母一直陪伴,孩子都不會產生恐慌情緒,還會更真切地意識到死亡到底意味著什麼。每年傢長回鄉掃墓,建議也能帶上孩子,讓他們通過這樣的儀式慎終追遠,懂得生命一代代傳承的使命,體味責任、禮儀和感恩。”溫麗珍說。

中學:引導學生強化自己的內心

中學階段,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比較大,容易走極端,生命教育便顯得更加重要。天河中學本學期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珍惜生命,與變同行”。講課的楊陽老師從電影《無問西東》的金句開始,通過投票征集學生意見、戲劇還原被騙女學生自殺的心路歷程、頭腦風暴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強化自己的內心,學會應對變化的世界。

楊陽老師說:“十六七歲的中學生學會保護身體並不難,最難的是要學會保護心靈以免產生自殘行為。”楊陽老師告訴記者,天河中學書院班112名學生投票的結果顯示,最讓他們內心沖擊最大的變化的前三位依次是:高考前最重要的模擬考失利、父母離婚以及攢瞭很久的錢被騙。

鑒於被騙對中學生心靈沖擊如此之大,楊陽老師馬上引入此前“考上大學卻被電信詐騙,一名女生跳海自盡”的新聞讓學生探討,通過戲劇方式讓學生進入到人自殺前的內心世界。老師讓幾名學生上臺,手扶著戲劇中即將跳樓的女生,一起通過戲劇來還原自殺者的心路歷程。楊老師一邊邀請學生上臺與當事人談判,一邊開放電腦討論區,讓學生們在平板上各抒己見。得到瞭學生們五花八門的答案後,楊陽老師立刻引入“積極應變自助四部曲”,告訴學生們當自己碰到困難時,可以采用同理自身、看見資源、轉危為機、接納前行等四種方法自助解決,不要輕言放棄。(廣州日報)
AD15913398A856D3
arrow
arrow

    gajhm99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